Banner

泽国机床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 寻求可持续发展之道路

产品详情

  3月底,在温岭市泽国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周新海的带领下,中国机床商务网一行走访了浙江中鼎精工科技有限公司、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一机、沈阳沈工机床厂等泽国机床生产企业。期间走访人员进车间、看工地,仔细地了解产品生产流程,听取企业未来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介绍,并提出意见和建议。

  机床产业是泽国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,全镇共有机床生产及相关企业近500家,其中机床生产加工公司2012年工业产值近30亿元。“我们要创新,以后我们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数控台钻。”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如增说,这是机床产业的发展趋势。近年来,西菱每年投入销售额的3%共600多万元到研发中,产品在质量提升的同时,不断更新换代。从普通机床向数字控制机床甚至是数字机床发展,这是机床行业人的共识,但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谈何容易。沈阳沈工机床厂的总经理夏建斌深有体会,他说,机床生产企业前十年几乎都是在累积:资本的累积、技术经验的累积,等累积到某些特定的程度时,公司开始创新,但一个产品从研发到成形,再到投入批量,通常要3年至5年的周期。往往是等你产品更新换代了,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也接近要淘汰了,市场已有了技术上的含金量更高、效益更高的产品了。

  据相关资料显示,2012年受到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波及,泽国机床销售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受一定的影响,全年销售额比2011年下降了14%。就连在华东地区颇有知名度的泽国旧机床销售市场,看到也是冷冷清清的景象。“现在市场萎缩得厉害,和2004年、2005年时忙碌景象相差太多。”泽国第二机床市场的负责人杨小宇介绍,如今市场的成交额无法和那时比。随着人工、物价等因素的上涨,机械加工类企业从以前的劳动密集型逐渐在改变,他们要技术上的含金量更高、效率更加高的装备,减少企业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提升企业的竞争力。

  泽国第二机床市场成立于2001年,是继浙江泽国机床电器调剂公司后的第二大市场,主要销售与求购各类精密机床车床,有30多个交易区,其中两三个交易区专门经营进口设备机型,这几个交易区的生意相对其他交易区的生意好不少。市场内有着多年销售经验的王先生介绍,现在比较笨重的机型已经不像六七年前这么受欢迎了,顾客往往都会挑一些进口的或经过技术改造和加工的机床,有这类货源的摊位生意就会好很多。

  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,解决供需矛盾,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,泽国机床工具行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,仅能做某种产品是不够的,需要具备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能力;仅有技术方法是不够的,需要企业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;仅有产品、市场的调整是不够的,需要产业内部专业化结构的调整。有业内的人表示:“中低端产品生产能力大大过剩,产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,如果不加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,就拿不到订单,企业就没饭吃。”